MiniSAR系统硬件规模的限制以及复杂的电磁环境影响,其获取的图像往往存在严重的噪声干扰,如相干斑噪声、热噪声等,这些噪声不仅降低了图像的视觉质量,还影响了后续的目标检测、识别和分类等高级任务的性能。ResNet(残差网络)凭借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和梯度传播特性,在图像去噪任务中表现出色;而Transformer架构则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捕捉图像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为图像处理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介绍一种融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创新架构,用于MiniSAR图像去噪,并详细阐述其设计理念、实现过程和性能优势。
一、MiniSAR图像噪声特点及传统去噪算法局限
1. MiniSAR图像噪声特点
MiniSAR图像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相干斑噪声,这是SAR图像固有的噪声,由雷达回波的相干性引起,表现为图像中出现的颗粒状斑点,具有乘性噪声的特性;二是热噪声,主要由雷达系统的电子器件产生,通常表现为加性噪声。此外,由于MiniSAR系统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图像中还可能存在模糊、边缘不清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去噪的难度。
相干斑噪声的存在使得MiniSAR图像的灰度分布变得复杂,传统的基于统计模型的去噪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分布特性;而热噪声则会在图像的暗区和亮区都产生干扰,影响图像的细节信息。同时,MiniSAR图像中的噪声往往不是单一类型的,而是多种噪声的混合,这也给去噪算法的设计带来了挑战。
2. 传统去噪算法的局限
传统的MiniSAR图像去噪算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滤波的方法(如 Lee滤波、Kuan滤波等)、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和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等。
基于统计滤波的方法通过对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进行估计,来实现噪声的抑制。然而,这类方法往往会在抑制噪声的同时模糊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对于复杂场景的MiniSAR图像去噪效果不理想。
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将图像分解到不同的频率通道中,然后对不同通道的系数进行阈值处理来去除噪声。但小波变换对图像中的方向性信息捕捉能力有限,对于MiniSAR图像中复杂的纹理和结构信息处理效果不佳。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方法通过建立图像的演化方程,使图像在平滑噪声的同时保持边缘信息。但这类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收敛速度慢,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
1. ResNet模块设计
ResNet通过引入残差连接解决了深层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和退化问题,能够有效学习图像的底层和中层特征。在MiniSAR图像去噪中,ResNet模块可以用于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如边缘、纹理等,为后续的噪声抑制提供基础。
本文设计的ResNet模块采用了多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每个残差块由两个卷积层和一个残差连接组成。卷积层采用 3x3 的卷积核,能够有效捕捉图像的局部信息;残差连接则将输入直接添加到输出中,使得网络可以学习残差映射,即噪声与真实图像之间的差异。通过堆叠多个残差块,可以构建深层的ResNet网络,提高特征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MiniSAR图像的特点,在ResNet模块中还引入了批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和激活函数(如 ReLU)。批归一化可以加速网络的训练收敛,减少内部协变量偏移;ReLU 激活函数则可以增加网络的非线性表达能力,提高特征提取的效果。
2. Transformer模块设计
Transformer架构的核心是自注意力机制,它能够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与其他像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在MiniSAR图像去噪中,Transformer模块可以用于挖掘图像中的全局信息,如目标的整体结构、区域之间的关联等,弥补ResNet模块在长距离特征捕捉上的不足。
本文设计的Transformer模块包括多头自注意力(Multi - Head Self - Attention)和前馈神经网络(Feed - Forward Network)两个部分。多头自注意力将输入特征分成多个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中计算自注意力,然后将结果拼接起来,能够捕捉不同尺度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前馈神经网络由两个全连接层和一个ReLU激活函数组成,用于对注意力机制的输出进行非线性变换,进一步增强特征表达能力。
为了将Transformer模块应用于图像去噪任务,需要将图像特征转换为序列形式。本文采用将图像分割成多个非重叠的图像块的方法,每个图像块被展平为一个向量,构成输入序列。同时,为了保留图像的位置信息,在输入序列中添加了位置编码。
3. ResNet与Transformer的融合策略
ResNet模块擅长提取局部特征,Transformer模块擅长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将两者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
MiniSAR图像去噪效果。本文采用的融合策略如下:
首先,利用ResNet模块对输入的MiniSAR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局部特征的特征图。然后,将该特征图输入到Transformer模块中,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得到全局特征。最后,将ResNet模块输出的局部特征和Transformer模块输出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通过卷积层得到去噪后的图像。
在特征融合过程中,采用了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的方式,将ResNet模块不同层次的特征与Transformer模块的输出特征进行融合,既保留了底层的细节信息,又融入了高层的全局信息,有利于提高去噪图像的质量。
三、算法实现过程
1. 数据集构建
为了训练和评估所提出的R
esNet-Transformer去噪算法,需要构建MiniSAR图像数据集。数据集包括含噪声的MiniSAR图像和对应的无噪声参考图像(或真值图像)。由于获取真实的无噪声MiniSAR图像较为困难,本文采用了模拟噪声的方法构建数据集。
首先,收集高分辨率的SAR图像作为原始图像,然后对其进行降采样处理,模拟MiniSAR图像的低分辨率特性。接着,根据MiniSAR图像的噪声模型,在原始图像中添加相干斑噪声和热噪声,生成含噪声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在噪声模拟过程中,通过调整噪声参数,可以生成不同噪声水平的样本,以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
2. 网络训练
网络训练采用端到端的方式,以含噪声的MiniSAR图像作为输入,以无噪声参考图像作为输出,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优化网络参数。损失函数采用均方误差(MSE),其表达式为:
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量,\(y_{i}\)为第\(i\)个样本的无噪声参考图像,\(\hat{y}_{i}\)为网络的输出图像。
训练过程中,采用随机梯度下降(SGD)或 Adam 优化器来更新网络参数,设置合适的学习率、批大小和训练轮数。为了防止过拟合,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旋转、翻转、裁剪等,增加训练样本的多样性。
3. 去噪过程
对于输入的含噪声
MiniSAR图像,首先进行预处理,如归一化处理,将图像的像素值映射到 [0,1] 范围内,以提高网络的训练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ResNet-Transformer网络中,经过ResNet模块的局部特征提取、Transformer模块的全局特征捕捉以及特征融合等过程,得到去噪后的图像。最后,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如反归一化处理,恢复图像的原始像素值范围。
四、性能评估与分析
1. 评估指标
为了客观评估所提出算法的去噪性能,采用以下几个常用的图像质量评估指标:
(1)峰值信噪比(PSNR):衡量去噪图像与无噪声参考图像之间的峰值信号与噪声的比值,PSNR值越高,说明去噪效果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AX_{I}\)为图像的最大像素值,MSE为均方误差。
(2)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衡量去噪图像与无噪声参考图像之间的结构相似性,SSIM值越接近 1,说明去噪图像的结构保留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和\(y\)分别为去噪图像和无噪声参考图像,\(\mu_{x}\)和\(\mu_{y}\)分别为\(x\)和\(y\)的均值,\(\sigma_{x}\)和\(\sigma_{y}\)分别为\(x\)和\(y\)的标准差,\(\sigma_{xy}\)为\(x\)和\(y\)的协方差,\(C_{1}\)和\(C_{2}\)为常数,用于避免分母为零。
(3)视觉效果:通过主观观察去噪图像的视觉质量,评估算法对噪声的抑制效果和对细节信息的保留能力。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所提出的
ResNet-Transformer去噪算法与传统的去噪算法(如 Lee滤波、Kuan滤波)以及基于单一ResNet或Transformer的去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在构建的MiniSAR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分别测试不同噪声水平下各算法的去噪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在PSNR和SSIM指标上,所提出的ResNet-Transformer算法均优于传统算法和单一架构的深度学习算法。在低噪声水平下,ResNet-Transformer算法的PSNR值比Lee滤波和Kuan滤波分别提高了 3 - 5dB 和 2 - 4dB,SSIM值提高了 0.05 - 0.1;在高噪声水平下,优势更加明显,PSNR值提高了 5 - 8dB,SSIM值提高了 0.1 - 0.2。
从视觉效果来看,传统算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容易模糊图像的边缘和细节;单一ResNet算法能够较好地保留局部细节,但对全局结构的处理不够理想;单一Transformer算法在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方面有优势,但对局部细节的保留稍差。而ResNet-Transformer算法则能够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和全局结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自然。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Transformer架构的MiniSAR图像去噪算法,通过融合ResNet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和Transformer的长距离依赖捕捉能力,有效提高了MiniSAR图像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PSNR、SSIM指标和视觉效果上均优于传统算法和单一架构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更好地抑制MiniSAR图像中的噪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和全局结构。
然而,该算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Transformer模块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导致算法的运行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在处理含有强噪声的
MiniSAR图像时,算法的去噪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MiniSAR聚焦于微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制造研发,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机载SAR、轻型MiniSAR、无人机载MiniSAR、SAR数据采集服务、SAR飞行服务等。如您有相关业务需求,欢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