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载荷生成的数据经过不同程度的处理,形成多种产品类型,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其中,单视复型(SLC)、地距多视型(GRD)和地理编码型(GEC)是最常见的三种基础产品类型。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产品的定义、处理流程、核心区别及典型应用,为SAR数据的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
一、SAR数据产品的基本概念与处理层级
SAR载荷通过向地表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生成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逐步去除系统误差和几何畸变,最终形成可供应用的产品。根据处理程度和应用目的,SAR数据产品可分为多个层级,SLC、GRD和GEC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阶段。
1.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SAR数据从原始信号到最终产品的处理流程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
原始数据(RAW):SAR载荷直接输出的未处理信号数据,包含雷达回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但未经过距离向和方位向的聚焦处理,需要专用软件进行成像处理。
-
单视复数据(SLC):经过距离向和方位向聚焦处理后的复数据,保留了完整的相位信息和高分辨率特性,是后续高级处理的基础。
-
地距多视数据(GRD):在SLC基础上进行多视处理和地距校正,去除部分相位信息,提高数据的信噪比,适合快速浏览和定量分析。
-
地理编码数据(GEC):在GRD基础上进行精确的几何校正和地理编码,将数据投影到特定的地图坐标系中,便于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融合使用。
2. 三种产品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
单视复型(SLC):SLC是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Level-1 Single-Look Complex" 的缩写,指经过聚焦处理但未进行多视平均的复数据产品。它保留了SAR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具有最高的空间分辨率,是后续干涉处理、极化分析等高级应用的基础数据。
-
地距多视型(GRD):GRD即 "Ground Range Detected",是经过多视处理、地距校正和辐射定标的检测数据。该产品去除了相位信息,通过多视平均降低了相干斑噪声,数据格式简单,易于直接应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
地理编码型(GEC):GEC为 "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 的简称,是在GRD基础上进行了精确几何校正和地理编码的产品。它将雷达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到指定的地图投影坐标系(如 UTM、WGS84),消除了地形起伏和传感器姿态引起的几何畸变,可直接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叠加使用。
二、SLC、GRD、GEC的处理流程与技术特性
三种SAR数据产品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它们的适用场景和应用潜力。
1. 单视复型(SLC)
(1)处理流程
SLC产品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距离向聚焦:通过脉冲压缩技术,将回波信号在距离方向上聚焦,提高距离向分辨率。
-
方位向聚焦:利用合成孔径原理,对不同时刻接收的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叠加,实现方位向的高分辨率成像。
-
复数据保存:保留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以复数形式存储(实部和虚部或幅度和相位)。
(2)技术特性
-
分辨率:具有最高的空间分辨率,通常距离向和方位向分辨率可达 1-10 米,具体取决于雷达系统参数。
-
信息完整性:完整保留相位信息,这是干涉SAR(InSAR)和极化SAR(PolSAR)处理的关键。
-
噪声特性:由于未进行多视处理,相干斑噪声较明显,图像看起来较为粗糙。
-
几何特性:数据仍处于斜距坐标系(Slant Range),即距离向以雷达到目标的直线距离表示,存在几何畸变。
2. 地距多视型(GRD)
(1)处理流程
GRD产品在SLC基础上进一步处理,主要步骤包括:
-
多视处理:在方位向和 / 或距离向上对多个相邻的单视像素进行平均,减少相干斑噪声,提高图像的目视效果。
-
斜距到地距转换:将斜距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为地距坐标系(Ground Range),即距离向以地面水平距离表示,消除了斜距投影引起的几何畸变。
-
辐射定标:将图像的灰度值转换为后向散射系数(σ⁰),消除系统参数和观测条件的影响,便于定量分析。
-
相位信息去除:仅保留幅度信息,以灰度值形式存储,数据量较SLC显著减少。
(2)技术特性
-
分辨率:由于多视处理,分辨率较SLC有所降低,通常为 5-30 米,具体取决于多视比(视数越多,分辨率越低,但噪声越小)。
-
噪声特性:相干斑噪声明显降低,图像更加平滑,目视效果更好。
-
辐射特性:经过辐射定标,后向散射系数具有物理意义,可用于地表覆盖类型识别、生物量估算等定量应用。
-
几何特性:处于地距坐标系,但未进行精确的地理编码,仍可能存在地形起伏和传感器姿态引起的几何误差。
3. 地理编码型(GEC)
(1)处理流程
GEC产品是在GRD基础上进行高级几何校正得到的,主要处理步骤包括:
-
地形校正: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地形起伏引起的几何畸变进行校正,确保图像上的像素位置与实际地理位置一致。
-
地理编码:将数据投影到指定的地图坐标系(如 UTM、WGS84 等),赋予每个像素明确的经纬度或平面坐标。
-
配准优化:通过地面控制点(GCP)进一步优化图像的几何精度,使数据能够与其他遥感数据或地图精确叠加。
(2)技术特性
-
分辨率:与GRD基本一致,取决于多视处理参数。
-
几何精度:具有最高的几何精度,像素位置与实际地理位置的偏差通常在几十米以内(高精度产品可达米级)。
-
数据格式:通常以栅格格式(如 GeoTIFF)存储,包含地理坐标信息,可直接被GIS软件读取和处理。
-
应用便捷性:无需进行额外的几何处理,可直接用于地图制作、变化检测、空间分析等应用。
三、SLC、GRD、GEC的核心区别
SLC、GRD和GEC三种产品在信息含量、处理程度、几何特性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对比:
1. 信息含量与数据格式
-
SLC:包含完整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以复数形式存储(每个像素由实部和虚部或幅度和相位组成),数据量最大。例如,一景 25 公里 ×25 公里的SLC数据大小通常在 100-500MB 之间,具体取决于分辨率。
-
GRD:仅保留幅度信息,经过多视处理后以灰度值表示,数据量约为SLC的 1/4-1/2。同一景数据的GRD产品大小通常在 50-200MB 之间。
-
GEC:与GRD一样仅包含幅度信息,但增加了地理坐标信息,数据量与GRD相近,但由于附加了坐标数据,可能略大。
2. 几何校正程度
-
SLC:处于斜距坐标系,未进行地距校正和地理编码,存在明显的几何畸变。例如,在山区,由于地形起伏,相同距离的物体在图像上的位置会发生偏移。
-
GRD:已转换为地距坐标系,消除了斜距投影引起的畸变,但未考虑地形起伏和地球曲率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的几何误差。
-
GEC:经过全面的几何校正和地理编码,将数据投影到标准地图坐标系,几何误差最小,可直接用于空间分析。
3. 分辨率与噪声水平
-
SLC:分辨率最高(1-10 米),但相干斑噪声明显,图像纹理粗糙。
-
GRD:分辨率较SLC低(5-30 米),但噪声水平显著降低,图像更加平滑。
-
GEC:分辨率与GRD一致,噪声水平相近,但由于几何校正可能引入一定的平滑效应。
4. 处理复杂度与计算需求
-
SLC:处理流程相对简单,主要是聚焦处理,计算需求较低,但后续应用(如干涉处理)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
-
GRD:在SLC基础上增加了多视处理、地距转换和辐射定标,处理复杂度中等,计算需求高于SLC。
-
GEC:处理流程最复杂,需要 DEM 数据和精确的几何校正算法,计算需求最高,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区域。
四、SLC、GRD、GEC的典型应用场景
不同类型的SAR数据产品因其特性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可以提高应用效率和精度。
1. 单视复型(SLC)的应用
SLC产品由于保留了完整的相位信息和高分辨率特性,主要用于需要相位信息的高级应用:
-
干涉测量(InSAR):利用同一区域的两幅SLC图像形成干涉对,通过相位差计算地表形变(如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位移)、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等。例如,欧洲航天局的 Sentinel-1SLC数据被广泛用于全球地表形变监测。
-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通过分析不同极化方式下的SLC数据,提取地表目标的极化特性,用于土地覆盖分类、植被生物量估算、目标识别等。例如,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利用PolSAR数据可以区分不同树种和森林生长状况。
-
高分辨率目标检测与识别:由于SLC具有最高的分辨率,可用于识别小型目标,如船只、建筑物等。在海洋监测中,SLC数据可用于检测小型渔船和非法捕捞活动。
-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多期SLC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监测地表的缓慢变化,如城市沉降、冰川运动等。
2. 地距多视型(GRD)的应用
GRD产品经过辐射定标和噪声抑制,适合快速应用和定量分析:
-
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分类:GRD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具有物理意义,可用于区分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如耕地、林地、水体、建设用地等)。例如,利用GRD数据可以监测城市扩张和农田变化。
-
灾害监测与评估:在洪水、地震等灾害发生后,GRD数据可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信息,评估灾害范围和程度。由于处理速度快,GRD产品通常是灾害应急响应的首选数据。
-
农业应用:通过分析GRD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变化,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估算产量。例如,在小麦生长季,定期获取的GRD数据可以反映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
-
海洋监测:GRD数据可用于监测海面风场、海浪、海冰等海洋现象。例如,通过GRD数据的后向散射特性反演海面风速和风向,为海洋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3. 地理编码型(GEC)的应用
GEC产品由于具有精确的地理坐标,适合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融合使用:
-
地图制作与更新:GEC数据可直接用于制作和更新地形图,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多云多雨地区,SAR的穿透能力使其能够获取光学遥感难以得到的信息。
-
环境监测与保护:将GEC数据与生态保护区边界、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叠加,可监测保护区内的地表变化,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管理:GEC数据可用于提取城市建筑物、道路等信息,支持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城市扩张监测中,GEC数据可与历史地图叠加,分析城市发展趋势。
-
跨传感器数据融合:GEC数据由于具有统一的地理坐标,可与光学遥感数据(如 Landsat、Sentinel-2)、激光雷达(LiDAR)数据等融合,发挥不同传感器的优势,提高应用精度。例如,将GEC数据与光学数据融合,可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
五、产品选择的依据与建议
选择合适的SAR数据产品需要考虑应用需求、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资源和时间约束等因素。以下是一些选择建议:
1.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
-
若需要进行干涉测量、极化分析等需要相位信息的应用,必须选择SLC产品。
-
若主要进行定量分析(如后向散射系数提取)、快速灾害评估等,GRD产品是较好的选择,它兼顾了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
-
若需要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融合、进行空间分析或地图制作,GEC产品是最优选择,可减少几何处理的工作量。
2. 根据数据处理能力选择
-
SLC产品的后续处理(如干涉处理)需要专业的软件和较高的技术水平,适合有经验的用户或专业研究团队。
-
GRD产品易于处理和分析,适合大多数用户,尤其是初学者和需要快速获取结果的应用场景。
-
GEC产品虽然处理复杂,但用户无需进行几何校正,适合GIS用户和需要直接应用的场景。
3. 根据计算资源和时间选择
-
SLC产品数据量大,后续处理需要较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适合有充足计算资源和时间的项目。
-
GRD产品数据量适中,处理速度快,适合时间敏感的应用(如灾害应急)。
-
GEC产品的预处理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但用户端的处理时间最短,适合需要快速应用的场景。
六、典型SAR卫星的产品体系
目前,许多SAR卫星都提供SLC、GRD和GEC产品,以下是一些典型卫星的产品体系:
-
Sentinel-1:欧洲航天局的 Sentinel-1A/B 提供SLC、GRD和 OCN(海洋)产品。其中,SLC和GRD产品覆盖全球,分辨率从 10 米到 100 米不等,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管理等领域。
-
ALOS-2:日本的 ALOS-2 提供全极化SLC产品和多极化GRD产品,分辨率最高可达 1 米,适用于高精度地形测绘和目标识别。
-
Radarsat-2:加拿大的 Radarsat-2 提供多种分辨率的SLC、GRD和地理编码产品,支持多种极化模式,在农业、林业和海洋监测中应用广泛。
-
Gaofen-3:中国的高分三号卫星提供SLC、GRD和GEC产品,分辨率从 1 米到 500 米不等,满足不同应用需求,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地球观测提供数据支持。
这些卫星的产品体系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都遵循SLC→GRD→GEC的处理层级,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和产品类型。
SLC、GRD和GEC作为
SAR载荷的三种主要数据产品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阶段和应用场景。SLC产品保留了完整的相位信息和高分辨率,是干涉测量和极化分析的基础;GRD产品经过多视处理和辐射定标,适合定量分析和快速应用;GEC产品经过精确的地理编码,便于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融合使用。
MiniSAR聚焦于微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制造研发,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机载SAR、轻型MiniSAR、无人机载MiniSAR、SAR数据采集服务、SAR飞行服务等。如您有相关业务需求,欢迎联系!